hsin 寫:
dwx 寫:
第二,你可以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我的挑戰。我的挑戰是針對某個基本信念:記憶體用量非常重要並可用來衡量軟體的品質。所以先靜下來思考電腦到底重要的地方在那裡。「我」覺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
路過看到說一下,你應該算是 power "end-user" 吧?
我也並不同意你的看法,很多批評(建議)都是建構在客觀的基礎上的。end-user 用不到的 term 或標準,除非你懂,否則你並沒有立場去批評別人應否用 developer 觀點做的評斷。
如果你寫過應用程式,你就會知道你說
"沒人用程式時會去觀察所謂的 system monitor,會去打開 system monitor 看的究竟是自找無謂的麻煩,還是假裝自己電腦很懂"
其實很外行。一樣的事情能用比較少的系統資源完成就是比較好的程式,除非你有無限的記憶體,操不完的 CPU 。建議你有興趣多多涉獵一些相關的知識再來批評別人。
其實,我覺得不懂 並不代表你就一定得閉嘴;批評也不見得全然是負面的效果。只要你的觀點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發表看法並沒有什麼不對。
如果別人不同意,自然會發表回覆。經由不同觀點來看待討論主題,也許dwx會改變自己看法也說不定;也許樓主也會重新思考 資源佔用對於一般使用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從而在心中將firefox重新定位。
像我覺得您(hsin)的回應就相當理性,表達出了您為什麼不同意。
這不就是討論的目的嗎?刺激大家去思考,這也是近代西方文明演進的一種重要力量。討論區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對於Mozilla Taiwan來講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因為這可能代表著愈來愈多人投入firefox的懷抱...。但前提是--這必須建構在邏輯基礎上。無的放矢,隨口謾罵,偏執且沒有理由的回應是不會受到歡迎的,特別是當這些批評是出自無名訪客的時候。
回到主題,Firefox整體設計很好,安全、擴充性高、且是自由軟體。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您必須付出資源佔用率較高的代價。當然,有些人認為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顯示的資訊不準確,資源佔用率是否真的較高也有點爭議,譬如:開一個分頁跟開多個分頁的狀況可能不一樣,有興趣的人可以另闢主題來討論。
重點是:您是否願意負出這個代價,來獲得較舒適的網頁瀏覽經驗?
以我以前在Celeron500使用firebird 0.7,k-melon 0.8.2,及opera 7.23tw的經驗,Opera速度最快,功能也多,但必須看廣告。k-melon速度次之,自定性高,
但使用上不如firefox方便,比較適合願意花費心力研究如何自訂的人使用。Firebird則簡單方便 更新又快(和k-melon比),且是自由軟體(和opera比),所以最後我選擇Firebird,一直用到現在的Firefox。
至於IE及以其為核心的瀏覽器 ,雖然啟動速度較快,但讀網頁時速度沒有Mozilla系列的快(純個人經驗 未經測試),而且一來不尊重標準、二來幾年來進步不大、三來漏洞多,所以只有在Firefox開不了的網頁,我才會用到Slipnir或者Maxthon。
廢話連篇 似乎沒有幫到樓主,若有人有"撇步 "可以加快Firefox速度,請不吝提出。
或者,樓主願意冒險且不怕麻煩的話,可以試用看看置頂的Optimized Build。以我這個懶人而言,穩定性才是最重要的,雖然等得很心急,但為了不享有斷手斷腳的感覺,我情願多等幾天,等1.0出來,Extensions也更新得差不多時才去換新的Fire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