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禁不起誘惑,下載了 opera 9 試用,但三十分鐘後失望砍除。
真的很快,不過,差不了那半秒一秒嘛。速度不是一切。
opera 現在也在向簡單化發展,可是又不願放棄原本就有的一些功能。Fx 不太一樣,它真的簡單,但是使用者又有數百個 extensions (雖然說一般在用的不過幾十種,但還是很多了) 可以選擇來增強 Fx。兩者想法不太一樣,而我個人傾向於 Fx。
像 opera 原本就附滑鼠手勢,但有些手勢和我想要的不同 (向右「開背景新分頁」好不好,不一定要「下一頁」嘛),但我找了半天找不到可以自訂手勢的地方,我真的找了半天,從 7.x 找到 9。另外我關掉手勢後,也找不到地方重新啟動,大概是我眼睛太小腦袋太笨…。
界面也是,Fx 因為簡單而清爽,opera 很漂亮花樣也多,兩者都可以自訂,不過好像 Fx 容許的範圍比較大,我可以把按鈕拉到選單旁,opera 就不行。如果再配合上 Fx 的套件,opera 根本一邊涼快。所以 opera 號稱其預設界面中,比 ie 和 fx 都有更大的空間來顯示頁面,但如果要比自訂過後者,opera 比不上啦。
opera 一直在 css 上下功夫,測了 acid2 有點被嚇到,差不多要完全正確了!? 不過與 gecko 應該是各擅其場。
比方類似以下的 rule:
代碼:
font-family: Georgia, 標楷體, 'AR PL KaitiM Big5', serif;
在 gecko 裏,英數會用前面的 Georgia,而碰到中文自動跳到下一個標楷,如果是 linux 沒有標楷又自動去抓 AR PL KaitiM,超讚! 可是 ie 和 opera,英數是用 Georgia 沒錯,但是中文就通通變成使用瀏覽器預設字體了。
聯合新聞網左側選單還是很亂,很難讀。這個不知道是誰對誰錯,沒研究。
opera:config 學 about:config。不過我個人是覺得 about:config 比較好用,這大概是習慣造成的偏見吧。但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只適合於進階使用者,有沒有一個友善的界面是其次,更低階的呈現反而比較重要吧,或許。
當然 opera 有很多 idea 值得其他瀏覽器來學習,這些非主流者互相競爭,互相擷取所長 (像 opera:config 學 about:config),對使用者當然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