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回覆:
Google已片面廢止一個瀏覽器外掛計畫O3D,轉而全力投入由Mozilla起頭的3D網路繪圖技術WebGL。
這個行動可望簡化將硬體加速3D繪圖帶入網路的工作,讓網路成為電玩遊戲等應用的基礎。然而,這也代表O3D技術將退回到紙上談兵的規劃階段。
但O3D的整體概念(一個比WebGL所提之3D基本要素更高層次的界面),不會就此消失。Google將把它重建為一個其他人能在WebGL基礎上使用的預建軟體庫。工程主任Matt Papakipos和程式設計師Vangelis Kokkevis,上週五(7日)在O3D部落格宣布公司的最後決定。
O3D重生的主要變更之一,是放棄較快、轉化的C++程式,改用相對較慢的JavaScript。所幸,前五大瀏覽器商(微軟、Mozilla、Google、蘋果和Opera),都已大幅提昇JavaScript的執行速度。
另一個難纏的問題,是WebGL本身是另一個3D繪圖界面OpenGL的變種。後者普遍用在Mac OS X、Linux、iPhone和Android手機。但在Windows,它又被改成微軟的Direct3D界面。Google希望能用其ANGLE計畫,翻譯OpenGL指令為Direct3D語法,連接兩者的差距。
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4540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