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TW 討論區

各項 Mozilla 相關軟體與技術討論
現在的時間是 2024-04-19, 12:36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這個主題已被鎖定,您不能編輯或回覆這個主題。  [ 13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Gurmukhi」未翻譯
文章發表於 : 2005-11-16, 23:4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9-12, 13:38
文章: 1317
回報版本: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5 Firefox/1.5

位置:「檢視」>「語系及字元編碼」>「更多字元編碼」>「東南亞語系」

未翻譯:
"Gurmukhi"

建議:
1.可譯作「錫克教文」、「果魯穆奇語」、「古爾穆希語」。選單上只有一項未翻譯,但選單中其餘少為漢語/華人社群熟悉的語系都翻譯了中文,看來這個也是把它翻譯了較佳。

參:行政院主計處電子處理資料中心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及 Worldlanguage.com。如要有關語言的介紹可參 Wikipedia

_________________
p.s. 個人--陷入失戀的狀態,所以最近少了來討論區。只是記得她喜愛用 Black Japan 的佈景主題,和好些有趣的擴充套件,和當天跟她一起畫的一面 Firefox 旗幟。除了祝福她以後的日子外,我也想不了可以做些甚麼了。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5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17, 11:52 
離線
[網站管理員]
頭像

註冊時間: 2002-12-03, 15:00
文章: 1109
來自: CSIE.ORG
已收錄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 Gecko/20051107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17, 21:23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4-07-23, 14:05
文章: 1552
來自: 台北縣豆腐的故鄉
它是一種書寫系統,像漢字一樣,不是一種語言,所以建議譯為「古魯穆奇文字」(kh好像是發送氣的k音)、「古魯穆奇字」、「古魯穆奇字母」或「古魯穆奇書體」。

_________________
不努力的話,就會死在這裡,或是死在那裡。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7.10) Gecko/20050717 Firefox/1.0.6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17, 22:19 
MilchFlasche 寫:
它是一種書寫系統,像漢字一樣,不是一種語言,所以建議譯為「古魯穆奇文字」(kh好像是發送氣的k音)、「古魯穆奇字」、「古魯穆奇字母」或「古魯穆奇書體」。


對於漢語系的人來說,漢字是用來書寫漢語的,不是這樣嗎?

那麼這 古魯穆奇文 是用來書寫什麼語言的呢? 畢竟在「語系及字元編碼」這個項目下所提及的,大多是「語系」其次才是「書寫文字」。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 Gecko/20051107 Firefox/1.5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18, 00:05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9-12, 13:38
文章: 1317
hemiola 寫:
MilchFlasche 寫:
它是一種書寫系統,像漢字一樣,不是一種語言,所以建議譯為「古魯穆奇文字」(kh好像是發送氣的k音)、「古魯穆奇字」、「古魯穆奇字母」或「古魯穆奇書體」。


對於漢語系的人來說,漢字是用來書寫漢語的,不是這樣嗎?

那麼這 古魯穆奇文 是用來書寫什麼語言的呢? 畢竟在「語系及字元編碼」這個項目下所提及的,大多是「語系」其次才是「書寫文字」。
參考了 Wikipedia 上多些的資料後,發覺在下提出的用字似乎也要相榷。先參下面兩段:

下段引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Gurmukhi
引言回覆:
The Gurmukhī (ਗੁਰਮੁਖੀ) script, derived from the Later Sharada script and standardised by Guru Angad Dev in the 16th century, was designed to write the Punjabi language.


下段引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Punjabi_language
引言回覆: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t scripts used for writing the Punjabi language, depending on the region and the dialect spoken, as well as the religion of the speaker. Sikhs and others in the Indian state of Punjab tend to use the Gurmukhī (from the mouth of the Gurus) script. Hindus, and those living in neighbouring states such as Haryana and Himachal Pradesh sometimes use the Devanāgarī script. Gurmukhī and Shahmukhi scripts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 writing Punjabi and are considered the official scripts of the language.

Gurmukhī 是 "script",是其中一種用來寫 "Punjabi language" 的 "script"。"language" 中文照按為「語言」應該都沒有異議。"script"在書法上可譯作「書體」(參:http://en.wikipedia.org/wiki/Calligraphy)但此時是否該譯作「文」或「文字」?以下參考 Stardict 中不同的字典:
引言回覆:
<--- CDICT5英漢辭典 --->
script
[skrIpt;skript]
< script >
<<名詞>>
1 a. 手寫體
b. 潦草的書寫體
c. 楔形文字
2『印刷』
a. 書寫體鉛字; 書寫體印刷字
b. 書寫體印刷物
3 a. 劇本; 腳本
b. (導演, 演員所用的) 劇本
4『法律』正本; 原本
<<及物動詞>>
script.ed, script.ing, scripts
1 將…改成劇本
2 (像寫劇本般地) 編造
"the brilliant, charming, judicial moderate scripted by his White House fans" (Ellen Goodman)這個聰明的, 有魅力的司法調停者, 完全是他的白宮迷所編出來的

<--- 牛津現代英漢雙解詞典 --->
script
/ skrIpt; skrIpt/ n 1 [C] text of a play, film, broadcast, talk, etc (戲劇、 電影、 廣播、 講話等的)劇本, 腳本, 講稿: That line isn't in the script. 腳本上沒有那一段詞. * [attrib 作定語] a script editor 腳本編輯.2 [U] (a) handwriting 筆跡. (b) printed or typewritten cursive characters resembling this 書寫體的字. 3 system of writing 文字體系: a letter in Cyrillic script 西裡爾文字的字母. 4 [C] (Brit) candidate's written answer or answers in an examination 筆試答卷: The examiner had to mark 150 scripts. 主考人須評閱150份試卷.

v [Tn esp passive 尤用於被動語態] write a script for (a film, a TV or radio play, etc) 為(電影、 電視或廣播劇等)寫腳本: a film scripted by a famous novelist 由著名小說家撰寫腳本的電影. scripted adj read from a script 照稿子念的: a scripted talk on the radio 廣播中照稿子念的談話.


應 hemiola 大大的「語系」問題,我看可以當作「正體中文」及「簡體中文」一段作「語系」的類型論,問題應不大。

_________________
p.s. 個人--陷入失戀的狀態,所以最近少了來討論區。只是記得她喜愛用 Black Japan 的佈景主題,和好些有趣的擴充套件,和當天跟她一起畫的一面 Firefox 旗幟。除了祝福她以後的日子外,我也想不了可以做些甚麼了。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6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19, 01:56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4-07-23, 14:05
文章: 1552
來自: 台北縣豆腐的故鄉
hemiola 寫:
MilchFlasche 寫:
它是一種書寫系統,像漢字一樣,不是一種語言,所以建議譯為「古魯穆奇文字」(kh好像是發送氣的k音)、「古魯穆奇字」、「古魯穆奇字母」或「古魯穆奇書體」。


對於漢語系的人來說,漢字是用來書寫漢語的,不是這樣嗎?
對,不過對講日語的人來說,日語也可以用漢字來書寫,所以漢字並不必然只和漢語發生聯繫;雖然有的書寫系統目前只用來書寫某種特定語言,甚至就是為了它而量身訂做,但我們最好還是把「書寫系統」和「語言」的角色區別開來,再分析各種語言如何選用書寫系統來呈現自己。

比方說「日語所用的書寫系統」(所謂「日文」)的要素,除了漢字之外,還包括平假名、片假名、甚至羅馬字。

請容我岔題補述一下。語言和文字之間,其實有三個層次,而不只兩個概念。一邊是只有聲音的「語言」概念,另一端則是純粹有形符號的「文字」或「書寫系統」概念(其中就分很多類別,如象形文字、字母、音節文字、純子音字母等等,可參考Omniglot - a guide to written language (alphabets, hieroglyphs, Chinese characters, etc))。但兩者勢必要產生關係,因為人們需要用「書寫系統/文字」來寫他們的「語言」,於是就有了中間的產物:「××文」。舉例來說,說華語的人,用漢字這種書寫系統來寫華語的時候,形成的書面產物,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中文/華文」。如果用的不是漢字,而是全篇用漢語拼音來寫華語,則又是另一種書面產物了,只是人們不知道會不會繼續稱它為「中文」;另外,若有人用個別注音符號來書寫華語中的某幾個音節時,就成為閱讀難度不一的「注音文」。

一般來講,有一種語言,邏輯上及可能性上就一定有它對應的「××文」(即使說那種語言的人並沒有發展書寫傳統,但不代表他們的語言無法被寫下來;「沒有」不代表「不能」)。有華語,就有「中文/華文」;有日語,就有日文;有英語,就有英文;有閩南語,那麼閩南語的文當然也是可行的。所以這兩個層次基本上是一點一的關係。但如果和「書寫系統/文字」那邊的關係來說,雖然也可能是一對一,但更普遍的狀況是多對一,也可能是一對多。所以,說到「文字」的時候,我們有時候要區分一下到底是指特定語言使用某些書寫系統之後的產物,還是某種特定的、可以用來表記任何語言的書寫系統。「文字」一詞包含了兩層概念。
hemiola 寫:
那麼這 古魯穆奇文 是用來書寫什麼語言的呢? 畢竟在「語系及字元編碼」這個項目下所提及的,大多是「語系」其次才是「書寫文字」。
如三腳貓兄所附的Wikipedia資料,古魯穆奇文主要是用來書寫旁遮普語,就像諺文主要用來書寫韓語一樣。

至於華文資訊界(尤其是Windows以降)常常提到的「語系/字元編碼」這個概念,我們也不妨來分析一下它的涵義。通常這些「語系/字元編碼」中會列出:「萬國碼、正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西歐語言、中歐語系、斯拉夫語系、日文、韓文、阿拉伯文……」等等等等。

首先,這個「語系」的概念和一般語言學上純粹從語言的親緣及演變所做的「語系」分類或族譜樹是完全不能等同的。第一個「萬國碼」就不是任何一種語言,而是一種試圖統合全世界所有書寫字符的編碼表。「正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則其實是兩大套不同的漢字標準,正體和簡體同樣都適用於漢語族的所有語言。再說到「英文/西歐語系」,裡面的英、法、德、西、葡、義等等語言其實並不是因為語言的親近性而歸在一類,而是它們都用西歐式的拉丁字母;它和「中歐語系」不同之處在於,中歐的拉丁字母多了比較多的用字元修飾符號的字母,所以需要比較擴充的字碼集。至於資訊界譯為的「斯拉夫語系」的東西,指的其實是西里爾(Cyrillic)字母,和語言學區分「斯拉夫語系」的方式也截然不同,因為在親緣上捷克語屬於斯拉夫語系,但因為它使用中歐式的拉丁字母,所以必然會被歸到所謂「中歐語系」中!其他的種種矛盾就不一一細說了。

到最後,我們便發現,首先,Mozilla分的「語系/字元編碼」的大類完全是武斷的(此「武斷」不帶貶意,只表示其任意性),西歐、東歐、中日韓、東南亞也好,完全是地理相近的區劃,和各語言本身的特質及彼此的親緣毫無關係。其次,姑不論前面說的大類現象,而每一個大類的子項(這些子項不只Mozilla系列有出現,Microsoft各產品的「語系」也以它們為基本單位),其實歸根結柢代表的並非不同的語言,而是不同的字元編碼標準。於是,所謂「語系/字元編碼」,空有「語」之名,其實和「文字」、「編碼」的關係才是最密切的,反而可說並不必然對應真正的「語言」(「語言」這點似乎是hemiola兄所認為的,如果我沒有弄錯你的意思的話:))。「萬國碼」更可說是最極端的例子,它並不代表任何一種語言,而是全世界所有語言利用的所有書寫系統當中所有字元的集合。

那麼,為什麼打從一開始資訊界去描述不同的字碼集時還是用了「Language」這個概念呢?(比較精確的話當然是「Encoding」)如下圖所示,
圖檔
「語言」、「××文」、「書寫系統/文字」、「語系/字元編碼」四個概念的關係當中,前三者已如前述;而「語系/字元編碼」的不同實際上很大的原因乃是「書寫系統/文字」的不同所致;但另一方面,字元編碼的標準的差異也受到不同的民族國家所制約,或甚至有時某個字元編碼就是專為某種民族國家的語言所打造,所以人們除了用字元集的名稱(如「EUC-KR」、「Shift_JIS」)稱呼它們外,也習慣把它們等同於某個民族所用的「××文」,結果,偏偏英文裡面不特別區分「語言」/「文字」,都稱為「language」,結果距離把它們誤解為「語言」的差異,就只剩一步之遙了。

不錯,以古魯穆奇文的情形來說,稱它是「旁遮普文」(著眼於語言)、「錫克文」(著眼於族群)也不致造成太大的誤解,因為在這個例子當中「語言—文—字元編碼—書寫系統」四者之間是一脈相承的關係,不會橫生枝節;很多人也覺得「華語—中文—Big5/GB碼—正體/簡體漢字」的關係也很單純,所以把language、encoding、writing這些概念相混也無妨(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漢字並不只為華語服務)。然而,說到「Western」這種字元編碼的分類時,要說它是一種「語系」、「Language」,我覺得就比較牽強了。微軟或是資訊界習慣用「語系」去翻譯明明是encoding的東西,我想大家將錯就錯也就算了(還好Moztw社群當初加上了「字元編碼」以避免誤解:)),但偶爾還是記得,它們其實比較代表的是書寫系統以及字元編碼的差異,才不會把資訊標準和世界各種語言文化的差異混為一談。

_________________
不努力的話,就會死在這裡,或是死在那裡。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7.10) Gecko/20050717 Firefox/1.0.6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1, 11:23 
離線
[網站管理員]
頭像

註冊時間: 2002-12-03, 15:00
文章: 1109
來自: CSIE.ORG
那麼想請問一下對於目前的「語系及字元編碼」選單及其內容,
可有建議修正方案? 或保持原狀即可?

當初其實確實認為那個選單的重點在「字元編碼」
所以裡面會有 unicode, 也有「更多字元編碼」項目
(不然就會叫「更多語系」了)

或許子選單內的XX語系改成XX地區 會比較好?

以 IE6 而言,它直翻「編碼」
編碼或字元編碼是較保持原意的翻譯,
但由於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
通常不能理解自己看不到/看到亂碼跟「編碼 」有關,
而若有個「語系」或「語言」的選項,
就會很直覺的從此處試試看,
所以該處當時譯為 語系及字元編碼

當然,若有更好的建議歡迎提出,
會在 1.5.1 (or later) 加以修正。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 Gecko/20051111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1, 13:1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9-12, 13:38
文章: 1317
在下想可先列舉和 Gurmukhī 一樣均是 "script" 而不能稱為 "language" 的情況,這裡找到一個:

Devanāgarī

1.由於英文 Firefox 在字元編碼中是說 "Hindi (MacDevanagari)",所以在介面中譯成「印地語 (MacDevanagari)」。這樣的意思會不會讓使用者把 "Hindi" 和 "Devanāgarī" 誤識了?(Hindi 和 Devanāgarī 的關係可參:http://en.wikipedia.org/wiki/Hindihttp://en.wikipedia.org/wiki/Devanagari)。另"Devanāgarī" 在中文 Wikipedia 是譯作「天城文」,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5%9F%8E%E6%96%87。是故在字元編碼中譯成「印地語天城文」的模式是否合宜?

2."Hindi" 現譯「印地語」(按舊版 Firefox 是譯「印度語」),但好些宗教及文化團體機構把它譯成「印度文」(http://www.budaedu.org/books/2-03-08.php3)及「興地語」(http://indianandworldmusic.net/Culture/a006.php),如果是有某種使用的慣性,看來是不是要參考一下?不過不改動可能也有參考之處,如中文 Wikipedia 是照用「印地語」一詞(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9C%B0%E8%AF%AD),或者是不是要討論使用哪一個譯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p.s. 個人--陷入失戀的狀態,所以最近少了來討論區。只是記得她喜愛用 Black Japan 的佈景主題,和好些有趣的擴充套件,和當天跟她一起畫的一面 Firefox 旗幟。除了祝福她以後的日子外,我也想不了可以做些甚麼了。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1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2, 18:1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9-12, 13:38
文章: 1317
先增一項在「語系及字元編碼」的建議:

2.用「萬國碼 Unicode」的位置全改為「萬國碼 (Unicode)」或把"Unicode" 和後面的編碼代號一起括起來。

主要的原因是「萬國碼」是翻譯的字,而原文為 "Unicode",是故後者為補註的原文,提醒熟習英文用法的使用者而已。然而寫成「萬國碼 Unicode」可能讓人誤會了有樣東西的意思是「萬國碼的 Unicode」。

_________________
p.s. 個人--陷入失戀的狀態,所以最近少了來討論區。只是記得她喜愛用 Black Japan 的佈景主題,和好些有趣的擴充套件,和當天跟她一起畫的一面 Firefox 旗幟。除了祝福她以後的日子外,我也想不了可以做些甚麼了。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1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3, 23:30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4-07-23, 14:05
文章: 1552
來自: 台北縣豆腐的故鄉
piaip 寫:
那麼想請問一下對於目前的「語系及字元編碼」選單及其內容,
可有建議修正方案? 或保持原狀即可?

當初其實確實認為那個選單的重點在「字元編碼」
所以裡面會有 unicode, 也有「更多字元編碼」項目
(不然就會叫「更多語系」了)

或許子選單內的XX語系改成XX地區 會比較好?

以 IE6 而言,它直翻「編碼」
編碼或字元編碼是較保持原意的翻譯,
但由於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
通常不能理解自己看不到/看到亂碼跟「編碼 」有關,
而若有個「語系」或「語言」的選項,
就會很直覺的從此處試試看,
所以該處當時譯為 語系及字元編碼

當然,若有更好的建議歡迎提出,
會在 1.5.1 (or later) 加以修正。

我相信piaip兄及其他翻譯的先驅者們當初一定很想兼顧可讀性和實際上的意義,所以我很支持「語系及字元編碼」的這個方向,問題只在於「語系」這個詞並不精確,已如上述。 :)

整組選單翻譯的考訂上,我有幾點建議:
1. 我覺得讓使用者看到和「語言」有關,從而會直覺去運用這個選項是很好的設計;既然「語系」一詞不宜使用,也完全與「語言」無關,我建議循其本一點,以「語文」名之,取代現用「語系」之處,例如「語文與字元編碼」、「英文/西歐語文」、「俄文/斯拉夫語文」等等。
2. 同理,既然一切都實與language無關,為了讓焦點更朝字元編碼以及書寫系統的方向移動,「更多編碼」當中的各個語文大類當中,各單項的名稱目前有稱「語」者,如「波斯語」、「冰島語」,也有稱「文」者,如「希臘文」、「阿拉伯文」,建議統一採用「文」。也就是說,這些字元編碼的項目,一方面建基於不同的書寫系統,一方面也因為以國家為單位制定多種標準的緣故,而有類似「××文」的性質(當然並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3. 贊成上面三腳貓兄所提議,「萬國碼」與「Unicode」不要連續並舉,因為的確有可能解讀為「全名叫作『萬國碼Unicode』」,不明就裡者可能不曉得「萬國碼=Unicode」。建議改用「萬國碼/Unicode」的方式表達。

另外,Hindi似乎只通行於北印度,故我也有看過譯為「北印度語」,而不採音譯的。至於「Hindi (MacDevanagari)」,按照我們統一理解為「××文」的理路,似可譯為「北印度文(MacDevanagari)」即可,畢竟天城體文字好像不只給Hindi用,至少古典梵語也是用天城體的。

這個時候回過頭來,我開始覺得「Gurmukhi」這個玩意兒很不協調,它和「Tradtional Chinese」、「Simplified Chinese」一樣明明指的是一種書體,但卻又和其他項目接近「××文」的原則大相違背。西方人在做多國語言支援的時候根本搞不懂中華和印度這麼些個複雜的語言、文字、書體哪個是哪個、怎麼對應,概念都亂了套啊 :roll:

所以怎麼辦呢?如果我們堅持原汁原味的翻譯的話,Gurmukhi就還是依照它本身作為書寫系統的性質,譯為「古魯穆奇文字/字母/書體」之類的東西吧;反之,如果我們被允許可以自行伸張原文的內在理路的話,此處就應忽略Gurmukhi的原文,逕直採取它作為旁遮普語書面形式的性質,譯作「旁遮普文」。

所以其實我並不堅持一定要譯成「什麼什麼體」(以書寫體系的概念去看),不然的話「正體中文」、「簡體中文」早就都該改成「正體漢字」、「簡體漢字」了,因為「中文」不是書寫體系,而是用「漢字」這種書寫體系去書寫漢語族之後得到的書面產物。但既然我們已經接受各國所制定的字元編碼大體對應該國的「什麼什麼文」,那麼統一這個原則似也無妨。

一點意見,希望不會說得太繁冗複雜 :?

_________________
不努力的話,就會死在這裡,或是死在那裡。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7.10) Gecko/20050717 Firefox/1.0.6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4, 16:0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9-12, 13:38
文章: 1317
感謝 MilchFlasche 大很細心的解釋。
:)

在下再找到另外的問題,希望再來指教:

位置:在「更多字元編碼」的項目

中譯:「東南亞語系 (S)」

原文:「SE & SW Asian」

建議:
3.基本上是沒有翻譯 "SW Asian"。由於土耳其亞美尼亞喬治亞均非東南亞地區,故 "SW" 不能不譯。

至於 Southwest Asia,按 Wikipedia 的解說(中文),照按為「西南亞」有如下考慮因素:
引言回覆:
Southwest Asia (often called the Middle East) is the southwestern portion of Asia. The term Western Asia is commonly used in writings about the archaeology and late prehistory of the region.

Geographers that were annoyed with the ambiguity of the term "Middle East" tried to popularize the word "Southwest Asia", but with limited success. The term "West Asia" has however become the preferred term of use for the Middle East in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perceived Eurocentrism of the term "Middle East". In therms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the Middle East sometimes includes North African countries, particularly Egypt. For similar reasons, Afghanistan, Central Asia and/or Pakistan are variously affiliated with the region, as well. The United Nations, however, assigns Iran and Afghanistan to South Asia and includes Azerbaijan and Georgia in Southwest Asia, even though the latter are partly located in Europe and have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ies to Europe.

然而中文的 Wikipedia 編者的理解似有不同:
引言回覆:
西南亞或西亞即亞洲西南部,通常認為就是中東地區,但中東地區包括北非國家以及埃及的非洲部分,讓地理學家感到棘手的是「西南亞」作為術語的使用者仍舊很少。

英文版的 Wikipedia 指出地理學家為了取代「中東」用詞不清而改用「西南亞」。而在下按中文版則指出「西南亞」的學術用法未流行而已,而該不是「不知哪些人」作了「西南亞」的用詞而「讓地理學家感到棘手」。

而據在下了解是因為「中東」的所謂「東」,是因為以美國為地理中心而言之為「東」,而事實上,在亞洲為中心來說,要改為「西亞」或「西南亞」是「非政治化」或「再政治化」的行動。

其餘可參 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sia

在下支持「西南亞」的譯法多於「西亞」,原因在地理上也要包括「南亞」的地區,而不只是「西亞」(如印度,詭異的是我們常常說的「東南亞」似乎又不知道是否包括印度)。另外支持的原因是因為以地理劃分的「西南亞」比「西亞」似乎較適合瀏覽器的語系地區劃分,也是說「非政治化」的色彩的地理學語言在這裡可能較適合。再者,這也是英文版 Firefox 的用法。

是故,現在建議譯為:

「東南及西南亞語系 (S)」

_________________
p.s. 個人--陷入失戀的狀態,所以最近少了來討論區。只是記得她喜愛用 Black Japan 的佈景主題,和好些有趣的擴充套件,和當天跟她一起畫的一面 Firefox 旗幟。除了祝福她以後的日子外,我也想不了可以做些甚麼了。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1 Firefox/1.5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4, 16:50 
三腳貓 Three-leg-cat 寫:
而據在下了解是因為「中東」的所謂「東」,是因為以美國為地理中心而言之為「東」,而事實上,在亞洲為中心來說,要改為「西亞」或「西南亞」是「非政治化」或「再政治化」的行動。


講個和主題無關的。

「中東」一詞我想不是以「美國」為中心,而是起源以歐洲為中心的觀念,中世紀起歐洲就有這個概念,相對於他們的宗教和政治情勢而言的。

那時美國應該還不知道在哪裏吧。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 Gecko/20051107 Firefox/1.5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5-11-24, 18:55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9-12, 13:38
文章: 1317
hemiola 寫:
三腳貓 Three-leg-cat 寫:
而據在下了解是因為「中東」的所謂「東」,是因為以美國為地理中心而言之為「東」,而事實上,在亞洲為中心來說,要改為「西亞」或「西南亞」是「非政治化」或「再政治化」的行動。


講個和主題無關的。

「中東」一詞我想不是以「美國」為中心,而是起源以歐洲為中心的觀念,中世紀起歐洲就有這個概念,相對於他們的宗教和政治情勢而言的。

那時美國應該還不知道在哪裏吧。
謝謝指正,想必是在下以前聽有位專研究古近東文化(文學)的老師講課時欠卻了點留心了。但這樣提出仍有意義的,因為在 Firefox 中也有「中東語系」一詞。

以前旁聽課時一直都是聽「古近東」(Near East),是說過這個和學術界對那個範疇的通用說法。現在可參 Wikipedia 補充如下:
引言回覆:
Eurocentrism

Some have criticized the term Middle East for its perceived Eurocentrism. The region is only ea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Europe. To an Indian, it lies to the west; to a Russian, it lies to the south. The description Middle has also led to some confusion over changing definitions.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Near East was used in English to refer to the Balkans and the Ottoman Empire, while Middle East referred to Persia, 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 Turkistan and the Caucasus. In contrast, Far East refers to the countries of East Asia e.g. China, Japan, Koreas, Hong Kong, Taiwan etc.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Ottoman Empire in 1918, Near East largely fell out of common use in English, while Middle East came to be applied to the re-emerging countries of the Islamic world. However, the usage of Near East was retained by a variety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including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history, where it describes an area identical to the term Middle East, which is not used by these disciplines (see Ancient Near East). So in shorter words, the term Middle East came about when the UK/French part of the world used the term. In German the Term Naher Osten (Near East) is still in common use.

The criticism of Eurocentrism is of course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East' and 'West' are defined in relation to the lines of Longitude relative to the Prime Meridian or Greenwich Meridian and therefore inherently Eurocentric. This was a result of the British cartography standard being widely accepted in 1884 at the 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

同上文中有則叫「西亞」("West Asia") 的譯法取代「中東」,印度政府也如是採用:
引言回覆:
Similar terms

In some ways the ambiguity of Middle East is an advantage, since it can be used in changing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he ambiguity of the term annoys some geographers, however, who have tried to popularise Southwest Asia as an alternative, although with little success. Other alternatives include: West Asia, which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erm of use in India, both by the government and by the media; Arab world, which is used in some contexts, but excludes peoples such as Israelis, Iranians, Assyrians and Kurds who are not Arabs; and Middle East-North Africa (MENA), which is sometimes used to encompass the zone from Morocco to Iran. A similar term the so-called Greater Middle East is sometimes used, although it is so vague that it is not always useful, but corresponds to a common history of empires and civilizations including that of the Mediterreanean Greco-Romans and Persians as well as the vast Arab Caliphates and the regions where early Muslim Turks established their rule. It can encompass North Africa and Turkey in the west to Pakistan and Afghanistan in the east.

如果從中文版的使用者而言,改為「西亞」也未常不可。第一是在下認為「中東」的說法的確有點問題,只在幾時要改;第二,主流中文版的使用者不會太在意,而且趁沒有人熟習的時候改介面比熟習了才改的好;第三,「西亞」較適合並排在「字元編碼」中原以地理劃分的語系的基本原則。

可是想這個要各位討論得比較多,恕在下沒有足夠的學術「權威」可以權衡得合宜,所以不直接提出改動介面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
p.s. 個人--陷入失戀的狀態,所以最近少了來討論區。只是記得她喜愛用 Black Japan 的佈景主題,和好些有趣的擴充套件,和當天跟她一起畫的一面 Firefox 旗幟。除了祝福她以後的日子外,我也想不了可以做些甚麼了。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 Gecko/20051111 Firefox/1.5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這個主題已被鎖定,您不能編輯或回覆這個主題。  [ 13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
© moztw.org, Mozilla Foundation
MozTW,Mozilla 台灣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