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TW 討論區 https://forum.moztw.org/ |
|
這個古文/文言文的維基大典有點...... https://forum.moztw.org/viewtopic.php?f=8&t=20015 |
第 1 頁 (共 1 頁) |
發表人: | 三腳貓 Three-leg-cat [ 2007-08-10, 12:18 ] |
文章主題 : | 這個古文/文言文的維基大典有點...... |
這是 SVG 的介紹 引言回覆: 可縮放矢量圖形(英文︰Scalable Vector Graphics)者,XML之方言也,可細述二、三維之圖,萬維網聯盟以為開放標準,今之瀏覽器,多能行之。
給誰看的?...... ![]() |
發表人: | abev66 [ 2007-08-10, 13:15 ] |
文章主題 : | |
三腳貓 Three-leg-cat 寫: 給誰看的?...... 古人......囧
![]() P.S.做時光機來的吧~噗.... |
發表人: | legnaleurc [ 2007-08-10, 13:21 ] |
文章主題 : | |
這個好像很久以前就有了.... 不知道是哪位仁兄起頭 |
發表人: | 文華曉淵 [ 2007-08-10, 22:23 ] |
文章主題 : | |
「矢量」「萬維網聯盟」「瀏覽器」 上面這三個,給古人看了,他們也不明白…… 一直就覺得維基的文言文版看著很彆扭!還沒大陸高考文言文作文看著順眼。雖然都是現代人寫的…… 附上一篇大陸高考作文,是近年來比較出名的一篇,用文言寫的。 高考作文《誠信》——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做《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深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言罷,伏地而亡。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 |
發表人: | 三腳貓 Three-leg-cat [ 2007-08-10, 22:43 ] |
文章主題 : | |
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Ubuntu 引言回覆: Ubuntu者,電腦作業系統也,其名意曰仁矣。所需之物咸全,簡捷尤甚。半年一新,非習用者不察耳。蓋其所助,計有年半,偶或有三年者。
Kubuntu、Xubuntu,悉其別種也。 晚生不才,請評之......卑人尤喜其簡捷。戴爾載之,能攻微軟耶? |
發表人: | abev66 [ 2007-08-11, 00:29 ] |
文章主題 : | |
三腳貓 Three-leg-cat 寫: 晚生不才,請評之......卑人尤喜其簡捷。戴爾載之,能攻微軟耶? 水啦~
|
發表人: | 三腳貓 Three-leg-cat [ 2007-08-11, 22:17 ] |
文章主題 : | |
abev66 寫: 三腳貓 Three-leg-cat 寫: 晚生不才,請評之......卑人尤喜其簡捷。戴爾載之,能攻微軟耶? 水啦~糟,應該是「鄙人」,我想說在維基大典找到另外一段,想大家看看而已....... 引言回覆: 傲游(Maxthon)者,網頁瀏覽器也。興于中國,頗得眾望,風靡雲蒸,下載逾億。
史 傲游始乎MyIE,暢遊(Changyou)初創之,以補網路探險家(IE)之陋。越明年,暢遊去,代碼布公,不之復顧。二〇〇二年八月,陳明傑繼其志,查漏補遺,求變革新,踔厲奮發,廢寢忘餐,遂成二代,多有義助。二〇〇四年,易名傲游,眾咸愛之,或諫以言,或資以財,其勢遂壯。二〇〇五年始,屢獲殊榮。二〇〇六年一月,應微軟之邀,與「電子消費展」于拉斯维加斯耳。五月,遷中關村,儼然大也。二〇〇七年四月,傳谷歌(Google)注資百萬,然陳君否之。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新版出,華而多變,內核雙而可易。今已十修。 取自: 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 ... D%E5%99%A8 在下覺得「陳明傑繼其志,查漏補遺,求變革新,踔厲奮發,廢寢忘餐,遂成二代」這句有點惡搞~~~XD |
發表人: | itsmine [ 2007-08-13, 09:56 ] |
文章主題 : | 文言維基 |
您好,在下是白話及文言維基人,亦為自由軟體愛好者。白話維基上的Ubuntu正是在下拙作。看到諸君之留言,在下感到很痛心,打一個比方,當初Mozilla還在測試版時(未到1.0版),功能也不是很遜嗎?如果在下在其時拿其臭蟲出來,不斷加以漫罵嘲笑,卻無半分貢獻,這有用嗎?同理,維基向來是集各人之力而成,聞過則改,諸君之意見,我輩定當接受,加以改正。 另外,上文有述瀏覽器諸詞,此誠當世用詞,我等不另創新詞,實為便利大眾,舉凡古之所無者,悉用今詞,古之有者,悉從古。誤會源自不了解,望諸君明察。 |
發表人: | itsmine [ 2007-08-13, 10:00 ] |
文章主題 : | 再覆 |
另外,拿高考文章與我們其中一篇文來比實,這實在不公平,我們有千餘文,所謂樹大有枯枝,而且我們皆是義工,並非求取分數,在下已日夕勞累,但亦無法保證全部文章,皆盡善美,諸君若有力為之,請悉力以助,吾人不勝感激。 |
發表人: | 三腳貓 Three-leg-cat [ 2007-08-13, 13:02 ] |
文章主題 : | |
itsmine 寫: 您好,在下是白話及文言維基人,亦為自由軟體愛好者。白話維基上的Ubuntu正是在下拙作。看到諸君之留言,在下感到很痛心,打一個比方,當初Mozilla還在測試版時(未到1.0版),功能也不是很遜嗎?如果在下在其時拿其臭蟲出來,不斷加以漫罵嘲笑,卻無半分貢獻,這有用嗎?同理,維基向來是集各人之力而成,聞過則改,諸君之意見,我輩定當接受,加以改正。
另外,上文有述瀏覽器諸詞,此誠當世用詞,我等不另創新詞,實為便利大眾,舉凡古之所無者,悉用今詞,古之有者,悉從古。誤會源自不了解,望諸君明察。 如有冒犯請多多包涵,至於各方評語,如是不盡不實,乃無則加冕矣。在下才疏,沒資格評議。在下只不過看到「新奇」的東西,給各位看一下,奇怪的連資訊科技和電腦遊戲的條目也有了。 不過如要文言文維基大典興旺,在下覺得要作者回應幾方面的問題: 1.對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推動白話,有怎樣的評價? 2.「舉凡古之所無者,悉用今詞,古之有者,悉從古。」古者,是取哪個時代的「古」呢?又如古今用語雖能參照,但用法及歷史脈絡已不同,此時能以取舊為原則嗎? 3.寫這個有沒有特定的目的,是要不懂白話的人看得明?是要補充文化付之闕如的部分?還是提倡舊學之優點?這會直接影響參與工作的人的多寡是了。 4.如果百科全書是以傳授知識,那有很多文章連白話中文也沒有(只有英文),而且這種落差頗大,為了傳播知識的緣故,是否仍然要把這種「使命」放在古文/文言文上呢? 也沒想過在此有機會跟 itsmine 君分享的,還請賜教。 |
發表人: | itsmine [ 2007-08-13, 23:13 ] |
文章主題 : | 答覆 |
謝謝閣下之諒解,關於此四問題,實大眾皆有之疑惑,籍此機會,在下向大家澄清︰ 1.對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推動白話,有怎樣的評價? 白話文自明代已有,非五四後方有,諸如四大名著、老殘遊記等。然而新文化運動之努力當然值得肯定,畢竟其時教育未普及,人們要學習,可謂千辛萬苦。然而,人各有志,有人欲書白話,有人欲書詩詞、有人欲書小說,有人欲習駢文,有人欲言外語,如是文化方興,故此文言維基正為大家提供一個習、書古文之平臺。 2.「舉凡古之所無者,悉用今詞,古之有者,悉從古。」古者,是取哪個時代的「古」呢?又如古今用語雖能參照,但用法及歷史脈絡已不同,此時能以取舊為原則嗎? *誠如上文,以五四以前為準,其實此問題在我們的幫助頁早已有述,但誠如自由軟體之說明檔(documentation),看到人必然少,故此見怪不怪。另古今字義有別者,當用古義。 3.寫這個有沒有特定的目的,是要不懂白話的人看得明?是要補充文化付之闕如的部分?還是提倡舊學之優點?這會直接影響參與工作的人的多寡是了。 首題已答,人各有志,我們要做的,正是提供一個習書古文之平臺,誠如習外文般,在大中華習之難甚,一至外國,留學數年,回來外語流利,猶如外國人,理至易明。 4.如果百科全書是以傳授知識,那有很多文章連白話中文也沒有(只有英文),而且這種落差頗大,為了傳播知識的緣故,是否仍然要把這種「使命」放在古文/文言文上呢? 何故不能?文化正是兼包並蓄,文言在數千年間,積聚之知識,遠勝他國,英文、白話沒有,而我們有,正好讓他們有機會繙譯,互相交流,增進知識,何樂而不為? 言盡於此,他日有綠再見,望能釋諸君之疑。 |
第 1 頁 (共 1 頁)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https://www.phpb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