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naleurc 寫:
使用者和開發者的立場很難一致
其實我覺得重點不在收不收錢(開發者還是要混飯吃的)
而是它的外部檔案格式能不能夠開放,和功能性的問題
OO.O接受度不高,我認為並不是只有*.doc的解析問題
其實如果有個像W3C的中立組織來規範這種排版文件(或是直接用XML),事情會單純很多
貼上面的文章正是在概念上使用者和開發者的立場的對立,我猜疑這種對立反而是一種誤識,所以才大膽假設開發者的飯很可能不是直接從使用者身上來。
雖然自由軟體運動的參與者(也許在這個情況也包括開源軟體的開發者)是強調自由,甚至確信自由軟體可以賣錢。然而,很明顯的,就是在 RMS、Linus Torvalds、Eric Raymond,甚至是其餘「流派」的人士(包括 Canonical,甚至是 $un、Nove$$、Goog$e 等……),卻沒有一句強調「開發者要吃飯」的邏輯,反而是強調「免費」(來吸引人使用)。
當人們在擔心取一兩只 Ubuntu 光碟是浪費了 Canonical 的錢時,可能也沒有想過 Canonical 的想法也不是如此,否則它就「不該」免費地派發。如果有那種開發者要吃飯的想法,我又是 Canonical 的員工,我會全力反對這個計劃。然而,後來,您可能會猜(如果沒有猜錯的話),Ubuntu 的光碟其實是剩下了不少,沒有人取(所以我們最近 request 了三十片 Ubuntu 光碟,回來的也沒欠一片?)。所以能倒過來引證是因為使用者節儉而開發者浪費嗎?那看來答案是不,而是根本概念上 Canonical 已經不把開發的錢當作一回大事。
提出「開發者要混飯吃」的,以名人來說,我記得最主要的還是蓋茨,各位可以搜一搜以前這裡也有討論過。
有些自由軟體的使用者擔心的,主要不是軟體的素質(而有些覺得自由軟體做得不夠好,原因是因為沒有錢的,我大概不贊成,不過暫時不討論),而是不著重行銷。在下覺得這一點起碼說得過去的理由是行銷廣告宣傳的錢應該會比開發的多很多。(如果拍廣告以千萬美元計是可能的話,再想想 ReactOS 是否單在開發上需要一百萬美元的成本……)。
再比較一下,收使用者錢的 Shareware 的光景,又是否比免費的自由軟體好?不,那麼使用者「必須」付款才能支持開發者的想法可能會有些動搖了。
最後,總是想起有些朋友的邏輯是:因為不足使用者付錢-->軟體開發得差-->沒有人用,更莫說宣傳的費用-->所以最後就是失敗。
在下不是說一個軟體不會因為沒有錢而倒下來,只是想說明那些朋友也實在有點自由軟體失敗論的循環論證。這些朋友就是同情自由軟體,覺得自由軟體很好,甚至給予捐助,心裡還就是覺得學習主流專屬軟體收費方式會比較自然。那麼我心裡想,不如您支持專屬軟體吧?可能是因為從小就學習到"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e world"的經濟學吧……
在 FSF 也有一篇是"Why Schools Should Use Exclusively Free Software"
http://www.gnu.org/philosophy/schools.html
當然那裡也不是直接的說因為自由軟體免費,所以學校就該用。可是如果不是這個免費,地球上不知多少億人連自由的也不能享受得到。女性主義有個說法是:「沒有經濟的自主,也沒有性別的自主」。就本篇討論自由格式的脈絡中,個人認為沒有近乎「免費」甚至「低於免費」的物質基礎支持,自由這種價值如何落實,那就我們某些人而言實際上是想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