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時間: 2005-04-13, 02:01 文章: 6
|
資訊新寵兒 開放原始碼趨勢無法擋
數位時代雙週 2005/04/04
最近在網路上紅透半邊天的「火狐」瀏覽器,不是任何商業機制下的產物,而是開放原始碼計畫下的成果。開放原始碼軟體不但使既有的資訊版圖產生動搖,也逐漸形成一股全新的經濟模式...
所謂的開放原始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最基本的定義就是將程式的原始碼公開。軟體的原始碼的就好像是建築物的設計藍圖或是一道菜的食譜與製作步驟,任何有基礎相關知識的人,都可以藉由原始碼製作出一套相同的軟體。但要強調的是,開放不意味免費,而是為應用軟體創造更高的價值。
Linux作業系統就是最受歡迎的開放原始碼軟體之一。根據IDC的統計,在二○○四年全世界有超過三六%的電腦伺服器是使用Linux 作業系統,由於它是完全免費的,因此嚴重打擊了昇陽電腦(Sun Micro)與IBM原有的作業系統與工作站市場,並成為微軟最大的敵人。
一九九八年的一月,網景宣佈將其「通訊家」(Communicator)瀏覽器的原始碼開放給自由軟體聯盟的社群使用,經過幾年慘淡經營,新版的火狐瀏覽器在去年開始成為媒體與用戶的新寵,現在正以每個月一%的幅度侵吞微軟網路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
免費使用亦須分享成果
表面上看來,開放原始碼軟體不但是大企業擴張的新策略,也是小公司的秘密武器,然而自由軟體對既有的軟體公司而言,可不是能夠隨便免費使用的。大部份的自由軟體,都使用GPL(GNU Public License)版權宣告,版權宣告中有相當大的一個要求就是「分享」:無論自由軟體在你的軟體中比例占多少,只要以免費的自由軟體做為你程式的一部份,就必需要把你寫的那一個部份程式分享給其他人使用。
前年六月,一位網路使用者發現Linksys公司的無線網路基地台使用了Linux與一些屬於GPL版權的軟體,但是並沒有公開其修改的完整程式碼內容。那位使用者立刻聯絡Linksys與自由軟體基金會,最後Linksys公司便立即表示將公開其所修改的原始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