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TW 討論區

各項 Mozilla 相關軟體與技術討論
現在的時間是 2025-08-21, 22:18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32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4, 17:02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12-05, 04:36
文章: 479
CSY 寫:
我知道你想要的功能了。
你是想要像 Netscape 4 那樣,
第一次使用就會跳進 profile 設定。
(我沒用過之後的Netscape,不知道後來的新版本
是不是還一樣。)

問題是這種地方,通常大家都直接接受它預設值,
設了有什麼用?
還不是想改的人才會改。

另外講話不用那麼酸。
registry 文章老早滿天飛,不用把其他使用者看得那麼差,
以為他們都不會用。
解毒與防毒有何不同,想必不用解釋了。


這不是「你想要」或「我想要」的功能,而是一個心態上的問題:

一、提供一個具有親和力的UI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又安全的轉換設定檔位置,您認為沒這必要。您是認為有此需求的使用者,都必然懂得使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二、去直接更動registry機碼是系統維護下的不得已,是排除問題的最後防線。是一般使用者和防毒公司,在缺乏專殺程式下的迫切需求。您卻將其視為電腦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如果每位使用Firefox上網瀏覽者都像您這麼專業,的確這些考量全都是多餘的。Mozilla產品也更適合定位成電腦專業者的瀏覽器,專供您這類專家來使用。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98; zh-TW; rv:1.7.5) Gecko/20041119 Firefox/1.0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4, 18:44 
離線

註冊時間: 2004-07-03, 22:04
文章: 444
parisian 寫:
一、提供一個具有親和力的UI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又安全的轉換設定檔位置,您認為沒這必要。您是認為有此需求的使用者,都必然懂得使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以我的印象來說,當初進入 1.0 版的時候把 profile 的選項拿掉的理由好像是「使用者不需瞭解 profile 的功能」之類的,甚至打算讓一般使用者覺得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現在大概已經做到了吧,要走回頭路應該很難。以我的看法這是策略的問題,強大的設定和易用的界面之間的選擇,跟安全沒關係。當然您(或者我們)覺得能夠選擇 profile 是易用的界面,不過開發團隊顯然不這樣想。

之所以說這不是安全的問題,是因為系統上一個地方被入侵以後,其他部份怎樣都不可能安全的,只是改路徑更不能保證安全。 The chain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weakest link.

_________________
試試 Compact Menu 修改版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4, 19:31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12-05, 04:36
文章: 479
xacid 寫:
parisian 寫:
一、提供一個具有親和力的UI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又安全的轉換設定檔位置,您認為沒這必要。您是認為有此需求的使用者,都必然懂得使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以我的印象來說,當初進入 1.0 版的時候把 profile 的選項拿掉的理由好像是「使用者不需瞭解 profile 的功能」之類的,甚至打算讓一般使用者覺得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


對於這一點,我認為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問題。現在明顯的profiles問題比過去多,不得不知道它在哪裡的需求是比過去還高的,否則目前版本的設定檔管理員就不增加那三個選項的。

xacid 寫:
是現在大概已經做到了吧,要走回頭路應該很難。


我不可能有此能力去影響他們走什麼路,只是提出一個看法。

xacid 寫:
以我的看法這是策略的問題,強大的設定和易用的界面之間的選擇,跟安全沒關係。


不好說這中間和安全性「沒關係」,目前第一個xpi 木馬就是以預設的設定檔路徑下手的。就像OE的信件夾更換路徑無法提升安全,那是因為它有CLSID在仙人指路。雖然Firefox的設定檔並沒有這個問題,卻有另個問題,就是在預設之下,主程式根本就不知道預設路徑下的profiles亂數已被篡改。

另一點就是說,我們用Linux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危險性,因為我們在安裝時本來就可以自己找地方放設定檔,也可以對它chmod,但在Windows下面是無法「方便」做到的。畢竟Linux下面的文字命令環境我們習以為常,但離一般人還是有很大距離。

xacid 寫:
當然您(或者我們)覺得能夠選擇 profile 是易用的界面,不過開發團隊顯然不這樣想。


他們怎麼想我就關心不到了。一個Bugzilla上的Bug都可以在2002年承認卻到2006年6月才patch,個人又有何能力去影響他們怎麼想?只是提出看法。

xacid 寫:
之所以說這不是安全的問題,是因為系統上一個地方被入侵以後,其他部份怎樣都不可能安全的,只是改路徑更不能保證安全。 The chain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weakest link.


我們也不好用Linux的角度去對等比較Windows。Linux要在超級使者權限被破之後才等於完全投降,相對的要Kill一台Linux,重要的還是取得這個權限,否則在系統內也幹不了什麼真正的大事;但Windows剛好相反,取得管理員權限還在其次,要進行局部侵入,只要針對Current User即可操縱讓Users私密資料上傳。

從安全維護的觀點來說,不好去因為人小鬼大所以就甘脆舉白旗。在系統的安全上,防駭者永遠贏不了加駭者,但縱使有無限個破洞難以處處加固,但在已知可能遭受威脅之處,還是應該盡其所能去做防備,哪怕這只有一點點的功效,都比完全不做要來的好。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98; zh-TW; rv:1.7.5) Gecko/20041119 Firefox/1.0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4, 20:0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4-07-03, 22:04
文章: 444
parisian 寫:
從安全維護的觀點來說,不好去因為人小鬼大所以就甘脆舉白旗。在系統的安全上,防駭者永遠贏不了加駭者,但縱使有無限個破洞難以處處加固,但在已知可能遭受威脅之處,還是應該盡其所能去做防備,哪怕這只有一點點的功效,都比完全不做要來的好。

問題是目前那個 xpi 木馬要先用另一隻木馬來植入,要預防也是防第一隻,理論上一隻進入系統以後其他全部擋下來也沒用。預設路徑並不是個漏洞,想由這方面防止入侵似乎有點因噎廢食。安全問題還是該由根本著手。

_________________
試試 Compact Menu 修改版


回頂端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4, 20:14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12-05, 04:36
文章: 479
xacid 寫:
parisian 寫:
從安全維護的觀點來說,不好去因為人小鬼大所以就甘脆舉白旗。在系統的安全上,防駭者永遠贏不了加駭者,但縱使有無限個破洞難以處處加固,但在已知可能遭受威脅之處,還是應該盡其所能去做防備,哪怕這只有一點點的功效,都比完全不做要來的好。

問題是目前那個 xpi 木馬要先用另一隻木馬來植入,要預防也是防第一隻,理論上一隻進入系統以後其他全部擋下來也沒用。預設路徑並不是個漏洞,想由這方面防止入侵似乎有點因噎廢食。安全問題還是該由根本著手。


我覺得這個任務要分為兩條路線,各有各的責任在。對於Firefox木馬的載具,那是要靠防毒公司;但對於xpi ,防毒公司應無法即時發現它的危害性,在事後發現了也來不及。

所以,若要以維護治安來形容,警察歸警察,我們不可能買把槍去追小偷;但是我們總是有把存款簿或提款卡收好,把大門關好的責任在。不好因為有警察在,我們就把這些東西任它放在大門口。當然我相信經這次事件後,新版本的團隊也會有其它相應之道,不會依然故我束手就擒,或許他們有他們更好的方法。但我相信他們應不致沒反應的。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98; zh-TW; rv:1.7.5) Gecko/20041119 Firefox/1.0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4, 23:44 
離線
[社群版本維護者]

註冊時間: 2005-06-25, 21:17
文章: 157
來自: 桃園
parisian 寫:
xacid 寫:
parisian 寫:
從安全維護的觀點來說,不好去因為人小鬼大所以就甘脆舉白旗。在系統的安全上,防駭者永遠贏不了加駭者,但縱使有無限個破洞難以處處加固,但在已知可能遭受威脅之處,還是應該盡其所能去做防備,哪怕這只有一點點的功效,都比完全不做要來的好。

問題是目前那個 xpi 木馬要先用另一隻木馬來植入,要預防也是防第一隻,理論上一隻進入系統以後其他全部擋下來也沒用。預設路徑並不是個漏洞,想由這方面防止入侵似乎有點因噎廢食。安全問題還是該由根本著手。


我覺得這個任務要分為兩條路線,各有各的責任在。對於Firefox木馬的載具,那是要靠防毒公司;但對於xpi ,防毒公司應無法即時發現它的危害性,在事後發現了也來不及。

所以,若要以維護治安來形容,警察歸警察,我們不可能買把槍去追小偷;但是我們總是有把存款簿或提款卡收好,把大門關好的責任在。不好因為有警察在,我們就把這些東西任它放在大門口。當然我相信經這次事件後,新版本的團隊也會有其它相應之道,不會依然故我束手就擒,或許他們有他們更好的方法。但我相信他們應不致沒反應的。


我的看法不一樣,我印象中,好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得:
「所有複雜的安全機制中,最脆弱的一環就是沒有安全概念的使用者」

不論有再好的設計,只要使用者在安全警告對話方塊中選擇了執行或忽略危險,也一樣會破功。

回到正題,
parisian 前輩所說得「提供使用者 GUI 介面,來自訂 Profiles 資料夾」。

事實上仍然不能防止這樣的問題。例如:查詢 profiles.ini 一樣可以找到對應的路徑。不論如何,相同的安裝程式,一定會有共同點。所以,怪客一定可以找到好方法,來找到 profiles 資料夾。

我想說得重點在於「教育使用者正確的觀念」才是治本之道。

至於治標之道,我想,可能有以下方法:
1. Firefox 可以考慮紀錄下所有套件對外的通訊,或讀取 Form 的次數,若頻率過高,則「強烈」警告使用者。
2. 建立套件黑名單

Regards,
__________hobbyscripter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5, 01:47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12-05, 04:36
文章: 479
Scripter 寫:
parisian 寫:
xacid 寫:
parisian 寫:
從安全維護的觀點來說,不好去因為人小鬼大所以就甘脆舉白旗。在系統的安全上,防駭者永遠贏不了加駭者,但縱使有無限個破洞難以處處加固,但在已知可能遭受威脅之處,還是應該盡其所能去做防備,哪怕這只有一點點的功效,都比完全不做要來的好。

問題是目前那個 xpi 木馬要先用另一隻木馬來植入,要預防也是防第一隻,理論上一隻進入系統以後其他全部擋下來也沒用。預設路徑並不是個漏洞,想由這方面防止入侵似乎有點因噎廢食。安全問題還是該由根本著手。


我覺得這個任務要分為兩條路線,各有各的責任在。對於Firefox木馬的載具,那是要靠防毒公司;但對於xpi ,防毒公司應無法即時發現它的危害性,在事後發現了也來不及。

所以,若要以維護治安來形容,警察歸警察,我們不可能買把槍去追小偷;但是我們總是有把存款簿或提款卡收好,把大門關好的責任在。不好因為有警察在,我們就把這些東西任它放在大門口。當然我相信經這次事件後,新版本的團隊也會有其它相應之道,不會依然故我束手就擒,或許他們有他們更好的方法。但我相信他們應不致沒反應的。


我的看法不一樣,我印象中,好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得:
「所有複雜的安全機制中,最脆弱的一環就是沒有安全概念的使用者」

不論有再好的設計,只要使用者在安全警告對話方塊中選擇了執行或忽略危險,也一樣會破功。


需要讓您了解的是,這次的xpi 木馬,是直接一致性的修改預設路徑profiles和profiles.ini的變數名稱,它在安裝時並不出現對話方塊。


Scripter 寫:
回到正題,
parisian 前輩所說得「提供使用者 GUI 介面,來自訂 Profiles 資料夾」。

事實上仍然不能防止這樣的問題。例如:查詢 profiles.ini 一樣可以找到對應的路徑。


這在上面已經說了,就不再強調。

Scripter 寫:
不論如何,相同的安裝程式,一定會有共同點。所以,怪客一定可以找到好方法,來找到 profiles 資料夾。


「一定可以找到」,和「閉著眼睛都能找到」這兩者,在程式寫法上就有難易之別。

Scripter 寫:
我想說得重點在於「教育使用者正確的觀念」才是治本之道。


估計這個工作並不需要我們來做。在Windows系統之下只要這位使用者能先考到一張MCSE,基本上就不用在使用Firefox之前還要先上課或先到Mozilla論壇來拜碼頭。但是從推廣的角度來說,易用性和安全性這兩者能盡量平衡總是較好。


Scripter 寫:
至於治標之道,我想,可能有以下方法:
1. Firefox 可以考慮紀錄下所有套件對外的通訊,或讀取 Form 的次數,若頻率過高,則「強烈」警告使用者。
2. 建立套件黑名單

Regards,
__________hobbyscripter


雖然307259.xpi 補丁的建立並不會顯示在擴充套件裡,No IDN字串也能洗掉,但有這個動機去防止,就是一件好事,就是一個好方法。所以我不會去說您這兩個方法完全沒效果的。


最後由 parisian 於 2006-08-05, 12:5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98; zh-TW; rv:1.7.5) Gecko/20041119 Firefox/1.0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5, 11:0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4-11-05, 16:36
文章: 251
來自: 我國我家
profiles自訂路徑應該還有一個好處
可以把自己的profiles以及書籤藏到自己地盤
...常幹壞事的人大概會瞭解我在說什麼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5, 13:2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1-20, 13:06
文章: 139
叫你講話不要酸,你還是要酸的話,那就繼續吵吧。:x

CSY 寫:
問題是這種地方,通常大家都直接接受它預設值,
設了有什麼用?
還不是想改的人才會改。


我上面寫的這裡,你是裝沒看見,還是沒有意見?
使用者就是不想改的話,你要怎麼逼他們去改?

parisian 寫:
我現在覺得Firefox在安裝過程中,也要有個設定檔的自選路徑才好。以日前的xpi 木馬來說,常規的設定檔路徑,以後實在太容易被命中。

parisian 寫:
這不是「你想要」或「我想要」的功能,而是一個心態上的問題:

一、提供一個具有親和力的UI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又安全的轉換設定檔位置,您認為沒這必要。您是認為有此需求的使用者,都必然懂得使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不知道一開始提出要有需求的人是誰?
我建議修改別的 Profile Manager 捷徑來用,把別人罵到臭頭的人又是誰?
我什麼時候說只能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告訴你解決方法,你又自己把他駁回。
是由誰來決定使用者會不會弄?


還是你認為,只有 Mozilla 能做修改,一般使用者只要乖乖的用,不必有任何意見?
那其他改版的人是什麼?罪大惡極?做 extension 的人又該當何罪?
請大人判決一下。

parisian 寫:
二、去直接更動registry機碼是系統維護下的不得已,是排除問題的最後防線。是一般使用者和防毒公司,在缺乏專殺程式下的迫切需求。您卻將其視為電腦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如果每位使用Firefox上網瀏覽者都像您這麼專業,的確這些考量全都是多餘的。Mozilla產品也更適合定位成電腦專業者的瀏覽器,專供您這類專家來使用。

早跟你說過有一大堆修改文章,不知道把IE的搜尋引擎改成Google是有什麼不得已,什麼最後防線,
什麼迫切需求?
你可以上 Symantec 慢慢看,看看現在較新的這些病毒,他那個是提供了解毒程式。
還是你可以因此判斷, Symantec 做不出專業殺毒程式?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0;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5, 13:47 
離線

註冊時間: 2003-11-18, 10:59
文章: 3473
嘿~ 兩位喝喝涼水熄火啊~
意見不合很正常,
別人不接受自己看法就算了,
沒什麼好吵的啦,
要吵也要到 bugzilla 找老外吵比較有用。

精力過剩的話,
去 Add-ons 找幾個好用、但在中文社群沒什麼討論的擴充套件,
翻譯成中文,介紹給網友們認識比較實在;
或者去翻譯一些有用的 Mozillazine KB 文章也不錯。

_________________
:::: 簽名檔分隔線 ::::
免費好用又自由的輸入法 gcin Windows | 勸大家以後不要再買 ATI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5, 16:44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1-20, 13:06
文章: 139
CSY 寫:
你可以上 Symantec 慢慢看,看看現在較新的這些病毒,他那個是提供了解毒程式。
還是你可以因此判斷, Symantec 做不出專業殺毒程式?

抱歉這裡要修正一下,免得有人以為Symantec 真的沒有殺毒程式。

剛剛再過去看,他們有放,但不是全部。
(:( 以前在病毒首頁就是沒這些連結呀)
所以部分還是得做手動移除。

許多程式並沒有隨著病毒變種更新,
所以並不確定是否能清乾淨新變種。
所以執行完之後,還是跟掃毒文章比對一下比較保險。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0;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5, 22:3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5-07-10, 10:44
文章: 217
CSY 寫:
叫你講話不要酸,你還是要酸的話,那就繼續吵吧。:x


代答一下,希望不會介意。

CSY 寫:
我上面寫的這裡,你是裝沒看見,還是沒有意見?
使用者就是不想改的話,你要怎麼逼他們去改?


引誘他們去改。


CSY 寫:
parisian 寫:
.....必然懂得使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不知道一開始提出要有需求的人是誰?
我建議修改別的 Profile Manager 捷徑來用,把別人罵到臭頭的人又是誰?
我什麼時候說能用文字命令和參數?


這個啊,那個簡單。
不想要每次 firefox.exe -p 打指令的話,
最簡單的方法,把 Thunderbird 的 Profile Manager 捷徑修改一下
就可以拿來給 Firefox 用了。
要修改的地方有三個。
目標、開始目錄,以及變更圖示。

CSY 寫:
告訴你解決方法,你又自己把他駁回。
是由誰來決定使用者會不會弄?


非摩界居民的訪客界住人。

CSY 寫:
還是你認為,只有 Mozilla 能做修改,一般使用者只要乖乖的用,不必有任何意見?


影響力問題。

CSY 寫:
那其他改版的人是什麼?罪大惡極?做 extension 的人又該當何罪?
請大人判決一下。


沒提到、同上,皆可。

CSY 寫:
parisian 寫:
二、去直接更動registry機碼是系統維護下的不得已,是排除問題的最後防線。是一般使用者和防毒公司,在缺乏專殺程式下的迫切需求。您卻將其視為電腦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如果每位使用Firefox上網瀏覽者都像您這麼專業,的確這些考量全都是多餘的。Mozilla產品也更適合定位成電腦專業者的瀏覽器,專供您這類專家來使用。

早跟你說過有一大堆修改文章,不知道把IE的搜尋引擎改成Google是有什麼不得已,什麼最後防線,
什麼迫切需求?
你可以上 Symantec 慢慢看,看看現在較新的這些病毒,他那個是提供了解毒程式。
還是你可以因此判斷, Symantec 做不出專業殺毒程式?
運用機碼範圍挺廣,兩位確定討論同一件事物?
後一段保留。

小P口氣衝,有錯。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我不是要挺誰、挺誰,只是要給看本篇的做實況解說。 :D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0.4) Gecko/20060603 Firefox/1.5.0.4 (pigfoot)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6, 07:23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12-05, 04:36
文章: 479
CSY 寫:
CSY 寫:
你可以上 Symantec 慢慢看,看看現在較新的這些病毒,他那個是提供了解毒程式。
還是你可以因此判斷, Symantec 做不出專業殺毒程式?

抱歉這裡要修正一下,免得有人以為Symantec 真的沒有殺毒程式。

剛剛再過去看,他們有放,但不是全部。
(:( 以前在病毒首頁就是沒這些連結呀)
所以部分還是得做手動移除。

許多程式並沒有隨著病毒變種更新,
所以並不確定是否能清乾淨新變種。
所以執行完之後,還是跟掃毒文章比對一下比較保險。



各家防毒公司在這方面的做法,會有些差異。有些是在病毒碼更新之後,它們就把問題交由掃毒機制去解決了,之後有些公司會把網頁拉掉,有些會在頁面加註說明從第幾版病毒碼已可掃除。

另一種情形是,如果有第三方已寫出專殺工具,基於尊重智慧財和避免官司的角度,如果他們自己的專殺解法也和那個專殺工具的方式相同,某些防病公司會比較大方的推薦使用別人寫的專殺工具,但有些防毒公司也許有其它考慮,就不這麼做。如果不屬於病毒碼識別可以解決的,他們就只能提供這樣的解法了。不過以我個人之見,他們主要還是提供給系統維護者在參考。

-----------------------------------------------------
像我們這一類的人,都已經把自己當成MIS,所以會覺得碰機碼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要說到社會上使用電腦者,例如一般女性電腦使用者、家庭用戶、非學生族群、把電腦單純視為一台工作機器者,就很少人會去動機碼。甚至也不少IT工作者,尤其是硬體界,也會比較專注於他在電腦上的工作。

當然,有為數不少的電腦使用者是屬於系統設定迷,每天開完機不改改系統設定就心頭很癢,甚至在電腦上把時間都花在設定上的也相當多,會變成一種嗜好;另外也有相當多的人是屬於桌面設定迷,則是每天開完機就開始設定桌面,也是把電腦使用的時間大半花費在調整桌面上,也是一種普遍的嗜好。另外還有一種是作業系統安裝迷,是喜歡玩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 FLP發布,安裝來玩一玩,或是也把它安裝成多重開機裡的一員。總之都是一種興趣。

-------------------------------------------------------
對於網路上氾濫成災的Registry修改教學,我個人也不知該怎麼去說它,只是覺得起碼有2/3以上都屬於不良示範。包括老外寫的,很多也是出於對系統認識的一知半解。在修改之前,最好還是在微軟技術論壇上面把所提到的機碼和鍵值,做一個全面性的認識,確定這個改法所影響到的其它系統功能,甚至和其它機碼的鍵值所造成的連帶影響,是自己願意接受的,再去改它。

例如很普遍的一個教學,是教別人把XP的PrefetchParameters預設值改為2甚至是0,說這樣系統才快,結果很多人都跟著去改了,果然開機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這個很有問題的「系統加速設定」就在全球的網路上氾濫。殊不知這樣一設下去,XP的開機是快了,但XP系統的動態加速功能卻死掉,XP常用程式的加速功能全部喪失。

這也就是很多朋友,開啟Firefox總是比別人慢的原因之一。因為別人XP裡的prefetch加速是預設值,所以Firefox在安裝之後只要啟動它三五次,麻煩一點的話頂多立刻經由硬碟重整,Firefox就被XP歸入加速列表,把Firefox和相關動態程式庫存放在硬碟外圈,並且會在叢集排列上把它align起來,在XP開機時就把Firefox的相關啟動程式和程式庫都mapping到一個記憶體區塊(這個工作需要用掉一點開機時間),以後當我們在啟動Firefox,XP完全不必再經由硬碟去索引相關啟動程式和庫的位置,直接從開機後記憶體中所存放的快取功能去叫用。最不濟的情況下,XP也會在72小時之後自動把它做好加速工作。

在相對的情況下,很多朋友的Firefox啟動就是會比別人慢半拍(扣除Add-Ons的影響),因為他可能已向網路上的這個教學看齊,把XP裡的preftch動態加速功能給disable掉,因為他相信了開機加速就等於系統加速的錯誤觀念,甚至相信某些抄來抄去的教學中,自己又一知半解的信手加上一筆,說preftch會越變越肥,佔用硬碟又佔用系統資源。可是事實上,XP是會把很多天沒啟動的程式,根據對這台電腦CPU和記憶體的效率加以運算,定出一個合適的prefetch範圍,把不常用但繼續存放在prefetch中的程式踼出這個加速列表。所以每個人的電腦中prefetch大小不盡相同,因為XP是根據這台電腦的運算效率去分配prefetch範圍的大小。

但是這個PrefetchParameters既然是預設值比較好,又為什麼留 給系統維護人員一個設定的空間,這就要看這台電腦是一個人在用,還是很多人在用甚或學校裡網咖裡的公用電腦,如果一台電腦中的應用程式被啟動的頻率是維持在亂數狀態,那麼prefetch鍵值如果是預設的3,就反造成XP會不斷的在調整,造成系統資源的浪費。因為某甲在上機時,XP也在兼差重整prefetch,某乙在上機時,XP還是在兼差重整72小時之前整理出的prefetch,那就造成每個人上機效能都不彰。

這邊僅是舉個例子,因為這個例子多多少少和某些朋友在剛安裝完新版Firefox,就斷言新版Firefox效能不佳有關;也和某些朋友的Firefox啟動永遠都是比別人慢有關,所以就順便提出來供參考。

------------------------------------------------------
另外,在Mozilla尚未對profiles及profiles.ini亂數值能被任意修改不被使用者發現的弱點,尚未提出防範之道前,還是要盡量小心較好。因為要藉由一個非病毒的載具,把含有特定意圖的xpi 安裝進別人的Firefox裡,不需經過確認又不出現在擴充套件列表中,很可能是這段空窗期中,成為部分入侵者效法的方式。就如同這兩天微軟正在發布12個新補丁,其中有一個正是修補ppt檔可對系統植入木馬的弱點,在這個補丁還沒補上之前,網路或信件上的ppt幾乎都是要避免讀取為宜。

------------------------------------------------------
總的來說,推廣Firefox無不是為了讓其它電腦用戶有個較安全的瀏覽環境,有個更符合網頁語法共識的瀏覽介面。而不是為了Firefox後面的AOL在擴展勢力,更不是為了AOL後面的大老板華納公司的股價著想。在Firefox不能為其它人帶來安全的這段空窗;在Firefox還通不過Acid2考驗的這段空窗;在剛介紹別人安裝完Firefox1.5.0.5之後就讓人無法開啟MediaPlayer的embedded…要說這樣還能理直氣壯的介紹其它人使用Firefox,理由是較為矛盾的。這也許是貓大所說對Firefox憂心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在為Firefox使用者所憂心的重點所在。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98; zh-TW; rv:1.7.5) Gecko/20041119 Firefox/1.0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6, 14:08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02-24, 19:15
文章: 1037
來自: Taiwan
同意 parisian 的發言,有時看到有人說 Firefox 啟動很慢,可是我卻覺得很快!即使在這台這麼陽春的 NB 上依然跑得很好。以前修改也常修改 Registry,系統卻常出毛病,後來就儘量不去動它了,因為有時忘了記錄作了什麼修改,一出問題要回復可是很辛苦的。

_________________
Amauds's Firefox
曾經妳以為最可靠的依賴;其實從未曾真實的存在過。
圖檔圖檔


回頂端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TW; rv:1.8.0.6) Gecko/20060728 Firefox/1.5.0.6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6-08-07, 21:58 
離線
[網站管理員]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05-08, 11:35
文章: 1738
來自: 美麗的藍星
lcn 寫:
這是一個黑客的blog,他在七月時公佈了31個browser的漏洞(一天一個)。
Firefox:2個,他說已修復。
Opera,safari,konqueror:各1個。
IE:26個(據小弟測試,部分在win 98的IE上沒問題,但Win xp上全部有問題)
http://www.checksum.org/cso/seclog/21/


啊???怪了,我的Konqueror和Opera都沒有當掉呢…?

_________________
- Wayne


回頂端
Opera/9.01 (X11; Linux i686; U; zh-tw)
 個人資料  
引用回覆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32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2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
© moztw.org, Mozilla Foundation
MozTW,Mozilla 台灣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