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chFlasche 寫:
hemiola 寫:
我支持網頁廣告的存在必要,可是當廣告佔滿了整個頁面,又是各種亂七八糟眼花潦亂的彈跳視窗、音效、動畫,嚴重影響我閱讀情緒時,我就想砍光。
至少我看報紙看雜誌,不會有這類極度負面的排斥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Google的純文字廣告(而且搭配上超強的網頁內容分析引擎)可以異軍突起了。但是這麼多的廣告商還是學不乖。

如果中文的文題可以處理得好的話,文字式瀏覽器可能是在下的首選。
至於是否 ethical 的問題,早兩天這樣想:
例如我很不喜歡 ¥ahoo 電郵的檔案名稱為 login_woman.gif 圖片,(這個 login_woman.gif 在不同地區的 ¥ahoo 電郵都有的)在下覺得很奇怪,為甚麼沒有 login_man.gif 的呢?於是就認為這是廣告商的性別偏見是以女性吸引電郵使用者。
往往如果電腦是我自己的話,我會把那些 login woman 圖片都擋住。(像
http://tw.yimg.com/i/tw/mail/login/login_big3a_0506.jpg 這些,以前是人頭像歸人頭像,文字歸文字的。)我總有種感覺,就是女性形象給商品化了。自問在下不會因為有一個 login woman 就會用那個電郵,電郵總是多用來打個人信件吧?怎麼要有個 login woman 來迎接使用者呢?自己抓相片看還可能是另一回事,要求全世界的電郵使用者去看個 login woman 的圖片總的是很奇怪的事。
我還不敢說那種性別定型是對女性的不尊重,只不過如果不把它擋住,我就常常想到那個問題。
相對的,Gmail 就沒有這樣做。如果不是基於暫時的慣性,我就會全面轉過去。在下就當給點面子,擋了那個 login woman,繼續使用 ¥ahoo 的電郵,直至全面轉到那種相對自由的 Gmail 那邊(Google 在中國大陸也有言論自由的問題,不贅了)。
廣告令人煩瑣,會趕走讀者的。甚麼借貸廣告、減肥廣告......要看的會自己搜,這是「網路控制權」的第一步。如果廣告讓人討厭到叫人要全擋(或者 90% 吧?)、甚至放棄觀看該站,那是網站設計的不明智。
p.s. 在討論這個題目時,和討論網站設計者是不是應該使用 W3C 標準,好像有點不同。
例如說,有些人認為要從網頁瀏覽者的權益和便利出發,所以網頁設計者宜接受較多人可以觀看「微軟標準」,這時候要是有人說 W3C 比較自由的話,前面說的人就會說讀者看不到,對他/她們不公平。但是同樣看法的人在網頁廣告的問題上,卻又認為應該尊重網頁開發者的收入,而不想想讀者受到廣告「襲擊」的不公平如何處理的問題。
為甚麼不從網路使用者的「網路控制權」的進路去看呢?微軟在推出 IE 4 時大概的策略是這樣的,就是和它的盟友如迪士尼和時代華納公司合作,讓它們的網站設計成只能用探險家來瀏覽。「舉例來說,使用網景瀏覽器造訪一個名為娛樂城(Entertaindom)的時代華納網站,你便會收到一個訊息:「歡迎來到華納兄弟公司,你已經抵達目的地了,只要下載微軟網際網路探險家 4.0 瀏覽器即可。」(參:Andrew L. Shapiro 著,劉靜怡譯:《控制權革命》(台北:臉譜,2001),頁 154)。)
又例如在一些介紹 Linux 的網站上有一些微軟那些可信性受廣泛質疑的 "Get the Facts" 的廣告,在下一看見就想全擋掉(唯一留下廣告不擋掉的原因是因為要當它娛樂新聞一般揶揄)。
如果之前討論有認為「自由軟體極端派」和「Firefox 極端派」是反廣告的元兇,在下想他/她們針對的就是如上面那種大企業合併推銷的那種扭曲使用者選擇權和個人控制權的廣告文化,而不是友儕和業餘興趣的網站開發者分享一些購買心得的那一種廣告。在下想前者是網站硬銷廣告的後果,後者是心甘情願,那麼如果以此看擋廣告的行為,是不是較為合理?